学校科技总览

学校科研总览

东莞理工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科技创新,主动融入区域科技重大创新体系,深度挖掘校内资源力量对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需求,积极推进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四个一流”体系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建设的具体要求,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科研课题申报立项、重大成果及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创新方式、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完善科研体制机制,为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提供保障

依据国家、省、市最新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充分调研和借鉴省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管理先进经验,结合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建设要求,聚焦科技评价机制、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平台团队培育、成果认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等方面,在科研体制机制“1+N”系列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东莞理工学院科研成果分级标准》(莞工〔2019〕49号)、《东莞理工学院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莞工〔2019〕50号)、《东莞理工学院纵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莞工〔2019〕51号)、《东莞理工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莞工〔2019〕52号)、《东莞理工学院科研奖励办法(试行)》(莞工〔2019〕55号)、《东莞理工学院校外获得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莞工〔2021〕19号)、《东莞理工学院产学研联合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莞工〔2021〕50号)、《多物理谱仪东莞理工学院内部机时使用及管理办法(试行)》(莞工〔2021〕51号)、《东莞理工学院“包干制”纵向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莞工〔2022〕37号)、《东莞理工学院二级教学、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价细则》(莞工〔2022〕8号附件2)、《东莞理工学院教学、科研机构科学研究业绩绩效分配细则》(莞工〔2022〕9号附件2;印发《关于成立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通知 》(莞工〔2021〕53号);修订《东莞理工学院科研成果分级标准》(莞工〔2022〕7号)、《东莞理工学院纵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莞工〔2022〕35号)、《东莞理工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莞工〔2022〕66号)、《东莞理工学院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莞工〔2022〕68号);制定《东莞理工学院“十四五”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规划》;起草《东莞理工学院配套支持科技重大项目与重大平台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极大完善了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制度体系。

切实加强科研管理水平,科研体量质量双提升

科研项目方面,加强了重大项目申报,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纵向项目3929项,其中理工类申报2874项,人文社科类申报1055项;获批立项纵向项目114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35项,省部级343项,纵向项目经费32843万元。科研总经费约15亿元。注重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执行项目年度检查、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累计1251项,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开展研究。

以项目申报筹备为抓手,突出高水平项目培育,推动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通过摸底校内科研存量、申报动员谋划、专家一对一多轮辅导等,有力推动各方参与、资源投入,强力保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等高水平项目申报工作,推动申报质量提升。在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老师各方共同努力下,我校高水平项目不断实现新突破,其中马宏伟教授牵头拿下我校乃至东莞市第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经费:2217万元),苏美蓉教授获批东莞市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00万元)。省内经费超千万级项目也有新收获,于全院士为项目负责人获批立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1项(经费:2000万元),张丽娟教授为课题负责人获批立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课题1项(经费:1176万元)。人文社科发展有了新进展,一是高水平项目取得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项,其中2022年度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1项;二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有序开展,获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各类专项项目42项,其中2022年度首次获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1项。

以校内培育为抓手,突出多样化科研人才培养,不断营造积极向上科研学术氛围。一是校级项目设项优化调整。改变以往广撒网模式,坚持精准滴灌,紧紧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开展校级项目设立及科研人才培育工作。依托学校智库建设,主动对接政府决策需求,以智库课题组形式运作推动有组织创新,进一步凝练提升智库型人才队伍。二是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合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校级专项课题,推动统战、思政类科研发展。针对专职辅导员科研需求,主动对接服务,积极引导参加辅导申报、学术讲座等,推动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提升,我校辅导员杨英洵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辅导员研究类项目、李钰田获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常规项目。

加强科研平台团队建设,标志性科研成果持续产出

科研平台、团队是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大力加强平台团队的培育和建设,有力提升了学校有组织创新能力。科研平台方面,以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整合优势资源,研制了“滨海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布式能源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报省科技厅。开展校内科研机构团队动态评估工作,撤销“东莞理工学院中加创新创业平台”等10个运营不良科研机构,变更“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科研机构负责人;终止“编码理论在通信系统和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应用科研团队”等3个团队项目。积极申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市厅级科研平台,获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试验站1个;参与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2个;获批东莞市重点实验室8个,东莞市技术研究中心4个;联合松山湖管委会共建松山湖新发展研究院,推动建设高端新型智库。

科研团队方面,智能制造预测健康管理创新团队、云计算安全与优化创新团队、大湾区基础设施低碳韧性建造及智能运维创新研究团队、区块链和科技金融研究团队、金属功能材料创新团队、健康食品创制与食品营养调控创新团队、非晶合金及其功能应用创新团队及智能关节康复机器人研究创新团队等8个团队获批为广东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适应太空环境的月壤材料3D打印基础研究、5G智能终端Sub-6GHz及毫米波天线关键技术团队、5G用高导热低膨胀铝基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界面调控机理等3个团队获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粤港澳研究团队;培育校级科研重点/一般团队31个、青年团队15个。

2019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单位累计发表论文2168篇,其中三大索引1182篇(SCI收录论文 1048篇)、CSSCI论文116篇、核心期刊215篇;起草国家标准20项,其中主持2项、参与18项。累计受理专利申请2163件,其中PCT27件,发明专利1474件,实用新型专利654件。获授权专利共计2285件,其中发明专利892件,实用新型专利1260件;软件著作权193件。联合二级学院挖掘培育成果、做好申报服务,报送国家专利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广东省专利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等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申报材料148项,获批科研奖项33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2项,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技术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优秀奖4项、促进奖(个人)3项、创新奖(个人)2项。学校累计奖励科研成果791项,其中重大成果奖3项,重大纵向科研项目135项、高水平论文597项、知识产权奖25项、学术著作奖11项,奖励金额共计2370.65万元。

加强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注重创新源头布局与管控、科技管理与培育、成果转化与落地等环节的协作和联动,鼓励科研教师深入企业实际、掌握一线产业需求,以产业需求引导科技创新、以管理和服务激励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和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模式。2019年至今,共签订横向合同818项,合同总金额1.689亿元,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58项,合同总金额1104.36万元。秉持学科和科研体系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重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持续提升科技产业创新服务成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一是设立学校品牌项目——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东莞项目(科技服务小分队)。立项的47支科技服务小分队,根据面向不同应用分为“成果育成”、“招标服务”和“自由服务”三种类型,精准对接服务高新园区、专业镇和“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等22个专业镇(园区),申请与授权国内专利共计225件,技术服务60项,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64个,共获得企业配套经费824万元。二是定期开展二级学院科研工作例会,深入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截止目前学校17个二级学院及部门累计走访服务2400余家东莞企业,12个二级学院及部门对口服务20个东莞镇街。三是通过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平台,针对企业技术需求,持续深入地开展技术研发,以便促进成果转化落地,现已成立校企联合研发平台30个。四是通过产学研专员及镇街科技服务专员,深入对接服务镇街、行业协会,与长安等4个镇签订合作协议,协助其创新强镇项目建设。五是积极参加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获得1个金奖、1个优秀奖的好成绩。六是搭建知识产权全流程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我校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首批试点高校为人民大学等共80所),2022年7月学校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从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成果挖掘和培育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为有效提升科技成果创造质量,积极探索和推进专利申请前预评估制度、专利导航、知识产权挖掘与布局等工作,联合15家地方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建立知识产权服务联盟,围绕地方高校知识产权发展路径、地方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整合、专利开放许可与专利备案等方面开展工作。完成校内专利申请前评估报告364份,完成2个领域的专利导航分析,2个领域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对化学、电学和机械三个学科领域的存量专利开展了筛查与分级分类工作,形成专利分级分类制度初稿;积极组织开展专利开放许可工作,已挂网132项发明专利。七是社会服务能力水平显著提升,牵头完成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及第三方绩效评估;疫情期间撰写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东莞经济的影响分析》受到市领导高度认可;松山湖新发展研究院共承接了《新晋万亿元城市与东莞发展路径对比第二阶段延伸研究》等12项重点课题。八是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通过编制《科研情况简介》《东莞理工学院主要发明专利简介》《服务企业指南手册》《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概况》《科技处、社科处科研工作服务指南》等材料,建立了高水平科研成果报道常态化机制,面向校外开放成果展示窗口,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

认真履行职责,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有序开展

积极做好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创新工作模式,践行秘书处职责。一是协助学术委员会履行审议、评议以及咨询职责,完成了学术委员会体系建设、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推荐立项、校级科研奖励、科研成果分级标准、港澳台籍教师智库成果认定、科研机构组建及重大变更、校级科研重点团队申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与论文分级标准、学校重点学科及学科带头人遴选、珠江学者岗位计划、“登高”人才培养计划、学校认定的学术期刊目录等事项的审议工作;召开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12次,累计审议审定事项728件。二是完成第四届校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成立第五届校学术委员会,印发《关于成立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通知 》(莞工〔2021〕53号)。三是完成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科技发展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会及学科建设委员会等6个专门委员会以及16个基层学术组织的换届重组工作,印发《关于成立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通知 》(莞工〔2021〕53号),推动各学术组织按照各自章程履行工作职责。四是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道德方面的重要作用,组织调查科研失信行为4起,审核相关材料4批次。在此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号召,推动建设学校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机制,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提供依据。

强化与松山湖周边大平台大装置对接,加快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积极与周边大平台开展合作,由学校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多物理谱仪于2021年7月26日通过验收。依托多物理谱仪,累计已完成两轮开放运行任务,完成各类用户课题106项,其中东莞理工学院通道课题37项运行成果丰硕,在Nature Sustainability,Nano Energy,Scripta Materialia,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成果。深度参与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滨海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研究平台等13个重大平台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2年)》(粤府函〔2021〕297号),同时被列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松科建〔2022〕1号);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共建电子联合创新中心;东莞市政府批准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成立东莞新能源研究院;联合携手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共建的先进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聚焦大科学装置核探测设备的工程化研究,联合研制的闪烁体中子探测器成功实现工程化量产,已完成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16台闪烁体探测器的批量生产。

完善制度建设,凝聚民参军合作资源

先进技术研究院在保证校内保密管理稳定的情况下,从制度建设、科技项目申报、军民融合调研、科技成果转化四个维度开展军民融合科研合作工作。一是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结合审查意见、学校现行工作流程,完成了学校保密制度修订,出台军民融合科研制度,制定军民融合科研项目分级标准,已向广东省内不少于3家具备二级保密资格的高校征求意见,将于2022年完成发文工作;二是积极挖掘校内军民融合人才团队。挖掘10余支军民融合科研团队,形成1份不少于70人的军民融合人才清单;三是开展民参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结合现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势,挖掘出我校对军民融合领域具备应用场景的科技成果,并形成不少于30项的科技成果清单1份;四是推广校内军民融合科技资源。2021年将学校军民融合成果转化线上服务平台以及松山湖新一代通信发展研究院报送至东莞市军民融合办并被东莞市纳入东莞市“十四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中,为学校军民融合工作的推进打下良好基础。五是梳理军民融合资源。梳理出军民融合科技团队、军民融合科技成果清单共2份,编写东莞市军民融合调研报告1份。六是大力开展军民融合调研合作工作。先进技术研究院积极开展合作对接工作,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调研工作,现已对接军民融合企事业单位超过30家。2020年成立至今,先进技术研究院纳入东莞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2项,协助完成科研项目申报10余批,其中纵向科研立项金额超280万元,处理涉密载体超40份,完成镇街调研超过12个。